隨州網
標題:
隨州大將李庭芝名垂揚州
[打印本頁]
作者:
隨天隨地
時間:
2014-8-26 13:32
標題:
隨州大將李庭芝名垂揚州
本帖最后由 隨天隨地 于 2014-10-22 12:35 編輯
李庭芝,湖北隨州應山人。據傳,李庭芝出生時,李家的屋梁上忽然生出一朵靈芝,鄉(xiāng)人聚觀,連連稱奇,認為是生男的祥兆,庭芝由是命名。少年時,他就表現出了超常的天分,“日能誦數千言,幣智識恒出長老之上。李庭芝18歲時,王旻任隨州長官。他貪婪殘暴,跋扈專制,弄得當地民不聊生,百姓痛恨至極,他的部下對他也十分不滿,都在暗中策劃造反。李庭芝敏感地看出隨州必將會有場大亂,于是便向叔父們建議到德州避難,叔父們雖然不相信他的話,但是考慮到家族的安危,便勉強同意了。誰知果然不出庭芝所料,他們剛離開還不到十日,王旻的部下便發(fā)動了叛亂,隨州百姓慘遭噩運,死傷無數。從此,李庭芝的名氣就更大了。
(, 下載次數: 376)
上傳
點擊文件名下載附件
投奔孟珙
嘉熙末年(1240)蒙軍大舉南下,南宋的長江沿線防務十分緊急。已中鄉(xiāng)舉的庭芝面對危局尋思:如今國家有難,大丈夫應當以死報國,怎么還能夠安心呆在書房里讀書呢?于是他毅然放棄參加更高一級的考試機會,來到荊州,投奔當時赫赫有名的罕帥孟珙帳下,向其獻策,并請求奮身效命。孟珙向來善于識別人才,見他相貌魁偉,談吐不凡,知道他是一個難得的人才,當下就留下了他,并對兒子們說:“我認識的人很多,沒有比得上李生的,以后他的名位肯定會超過我!贝藭r,四川告警,孟珙便任命庭芝代理施州(今湖北恩施)建始縣的知縣。庭芝一上任,就加強軍務建設,訓導農民演習軍事,選舉精壯之士與官軍一齊訓練。一年之后,建始真的百姓“皆知戰(zhàn)守,善驅逐,無事則植戈而耕,兵至則悉出而戰(zhàn)。”具備了較強的戰(zhàn)斗力。夔州路軍帥見此狀況,非常贊賞,立即將這一方法推廣到其所轄縣郡實施。
淳祐初年(1241),庭芝離任,不久就考中了進士,被委振到盂珙帳中主管機要文字;孟珙死后,留下遺囑推舉賈似道代替自己,并且把庭芝推薦給賈似道。庭芝為了感激孟珙當年的知遇之恩,親自護送其靈柩安葬于興國(今屬江西),而且不顧眾人的挽留,當即辭官還鄉(xiāng),為孟珙執(zhí)喪三年。
作者:
隨天隨地
時間:
2014-8-26 13:35
鎮(zhèn)守兩淮
后來,賈似道鎮(zhèn)守京湖,起用李庭芝為制置司參議。不久,由于李庭芝表現極佳,受到朝廷的提拔,命他移鎮(zhèn)兩淮。兩淮為南宋防御的重點,李庭芝為了加強防務,就與賈似道商議在清河五河口設置柵欄,在淮南增設烽火臺120處。接著,李庭芝出任亳州知州,又在荊山筑城以保衛(wèi)淮南。開慶元年(1259),賈似道任京湖宣撫使,留李庭芝管理揚州。不久,蒙軍進攻四川,李庭芝上奏朝廷請求但任峽州(今湖北宜昌)知州,以扼守蜀東江口。后來,朝廷派李應庚為參議官,李應庚征調兩路兵士修筑南城,但由于天氣酷熱,兵士難以忍受,很多都中暑死去。蒙將李璮偵知其無謀,便攻占漣水三城,不久又渡過淮柯奪取了南城。此時,鄂州(今湖北武昌)之圍已解,李庭芝因母親去世而離職。后來朝廷商議要選擇一個能鎮(zhèn)守揚州的官員,理宗毫不遲疑地說道:“沒有誰能比得上李庭芝。”于是宋廷令李庭芝停止守喪,主管兩淮制置司事。李庭芝迅速走馬上任,率兵打敗李璮的軍隊,并且殺死其部將厲元帥,夷平了南城。第二年(1260),李庭芝率部在喬村再次打敗李璮的軍隊,攻破東海、石圃等城。景定三年(1262),李璮降宋,李庭芝將三城的百姓遷居通州、泰州之間。接著,李庭芝又乘勝追擊,攻破了蘄縣,殺死元軍守將。
李庭芝初到揚州時,這里剛剛遭受戰(zhàn)火之災,到處是殘垣斷壁,一片凋敝。揚州是以盛產食鹽
李庭芝在揚州出名的,人們也大都依賴產鹽來獲利。但由于接連不斷的戰(zhàn)爭,人們根本無法安定,許多煮鹽戶都逃到城外。這樣,揚州鹽業(yè)逐漸蕭條。面對此種情形,為了盡快恢復經濟,李庭芝下令全部免除揚州百姓所欠的賦稅,同時借錢款給當地老百姓重建家園,待百姓居舍建成后,又免除其貸款。這樣,只用了一年左右的時間,當地百姓與官兵都有了居室。不久,李庭芝又下令開鑿河道40里,溝通金沙、余慶鹽場,以省車運。同時,他還派民夫疏浚了其他幾條運河,減免亭戶所欠的官鹽200余萬斤,亭戶沒有了車運的勞苦,又能夠免除債務,因此紛紛歸來,鹽利也逐漸興旺起來,漸漸地,揚州城的面貌煥然一新。
起初,揚州城外有個平山堂,在上面可以俯瞰州城,一覽無余,如果蒙古軍隊一到,就會在平山堂上構筑望樓,架設車弩向城中射擊。為了克服此弊,李庭芝派人修筑大城包圍平山堂,招募汴河以南的2萬流民補充軍隊防衛(wèi)揚州城。朝廷下詔將這批流民命名為“武稅軍”。此外,李庭芝為教化城民,又大興學校,讓城民學習《詩》、《書》,祭祀圣哲,并與士子一道學習射獵之禮。
他還特別重視人才,竭力網羅淮南的能人志士。當他聽說鹽城籍的進士陸秀夫很有才華時,就把他招為自己的幕僚,主管機要文件。陸秀夫性情沉靜,沉默寡言,很少有人與他合得來。但李庭芝發(fā)現他辦事很得力,、所以依然很器重他,后來即使自己的官職升遷了,也仍把他留在身邊。當時世人稱贊說:“得士最多者,淮南第一,號稱小朝廷。”
當遇到轄區(qū)內有水旱之災時,李庭芝就命令發(fā)放庫存的官粟,如果不足,就拿出自己的積蓄賑濟災民。揚州百姓感激至極,交口稱贊,奉他如父母。劉粲從淮南入朝,理宗向他詢問淮南之事。他回答說:“李庭芝老成持重,軍民安定。如今邊塵不驚,百事俱興,全是陛下用人得當的結果!
作者:
隨天隨地
時間:
2014-8-26 13:36
冤屈遭貶
咸淳三年(1267)十一月,在宋廷叛臣劉整的建議下,忽必烈決定進攻襄陽和樊城,且命令征南都元帥阿術與劉整共同負責指揮。鑒于襄、樊二城城高池深,而宋軍又善于堅守城池,蒙軍造戰(zhàn)艦,練水軍,建立起了一只擁有戰(zhàn)船5千艘、士兵7萬人的精銳水師,同時,還在襄陽、樊城外圍先后建成40多座城堡,相繼將這兩座城池嚴密封鎖。眼看大勢不妙,任襄陽府兼京西安撫副使的呂文煥急忙派人將情況報告給其兄長京湖安撫制置使呂文德,但呂文德麻痹輕敵,認為“襄樊城池堅深,兵儲支十年,”根本不把蒙軍的攻擊放在心上。當時,實際掌握大權的賈似道對襄樊的戰(zhàn)略地位也認識不足,當呂文煥向他告急時,賈似道并無援救之意,依舊終日淫樂,并且還對度宗封鎖消息。一天,當度宗身邊的一宮女告訴他說,襄陽被圍困了三年,形勢十分險惡時,他頓時大驚失色,忙向賈似道詢問,賈似道居然撒謊說:“北兵已退去!笔潞笥謱⑿姑艿膶m女處死,“由是邊事雖日急,無敢言者。”
自咸淳四年(1268)襄樊被圍以來,宋廷也曾不斷地派兵支援二城,但總是不得力。當時蒙軍主攻的城市是襄陽,他們認為襄陽破,則與其唇齒相依的樊城也會不攻自破。咸淳五年,蒙軍加強了對襄陽的攻勢,宋廷派夏貴前去救援,大敗于虎尾洲;后來范文虎統帥諸兵再次入援,也失敗了,范文虎乘小船逃跑,群龍無首,軍中大亂,士兵溺死于漢水者甚眾。咸淳六年春正月,朝廷又命李庭芝為京湖制置大使,督軍再援襄陽。范文虎聽說庭芝將到,就寫信給賈似道說:“我率兵數萬進入襄陽,一戰(zhàn)就可掃平敵軍,只要不讓我聽命于京湖制置大使,事成之后功勞就可歸到恩相您的名下!”賈似道大喜,當即任命范文虎為福州觀察使,其軍隊則由自己從朝中直接控制。而范文虎卻天天攜帶美姬嬌妾,在軍中跑馬擊毽,恣情玩樂。李庭芝屢次想進兵,范文虎總是敷衍道:“我還沒有接到朝廷的旨令,不能出兵。”這年十二月,蒙軍在萬山筑城包圍襄陽,并駐軍于鹿門,自此,襄陽的所有通道都被封死,城中糧食日益匱乏。第二年六月,漢水暴漲,正是出擊蒙軍的好機會,范文虎不得已率軍沿漢水而下,但還沒到達鹿門,就中途逃跑。李庭芝幾次上表自責,請求能夠代替范文虎,但賈似道出于私利,沒有同意。
當時,庭芝增援襄陽,可以說是頗為盡力的。咸淳八年,襄陽已被圍困了五年,但援兵還遲遲不至,呂文煥又竭力拒守,城中物資供給已經十分困難了。同時,在樊城,張漢英正苦苦防守。他招募善泅者,把一封救援信置于發(fā)髻上,藏在積草下,預備浮水而出。元守卒看見水中積草很多,就鉤之以焚燒之用,從而發(fā)現了泅者,搜出了救援信,只見信中寫道:“鹿門已被敵人占拒,現在只得通過荊州、郢州來救援了!庇谑,郢州、荊州的通道也被斷絕了,朝廷立即詔令李庭芝率部進駐郢州,將帥都帶兵駐扎在新郢和均州等河口,以守住關鍵。李庭芝在襄陽西北的清泥河修寨造船,并且出重賞招募勇敢善戰(zhàn)的壯士,當時襄陽、郢州、山西三地就有3千人投奔而來;不久,又募得智勇雙全的張順和張貴兩位大將,這二人深為部下所佩服。五月,李庭芝命令二張帶著食鹽、布帛,出援襄陽。他們“乘風破浪,徑犯重圍”,在激烈的戰(zhàn)斗中,張順身受重傷,不久死去,死后仍“怒氣勃勃如生”。張貴則殺出一條血路,終于帶兵抵達襄陽,“城中久絕援,聞救至,踴躍氣百倍”。九年正月,張貴與范文虎約定在龍尾洲兩面夾攻元軍。誰知范文虎竟違約,以風雨驚疑,退屯30里。元軍事前得到情報,以逸待勞,早有準備。張貴孤軍奮戰(zhàn),將士殺傷殆盡。他本人也受傷被生擒,最后不屈而死。宋軍從而失去了增援襄樊的最后一次機會。咸淳九年正月,樊城失陷,二月,呂文煥舉襄陽城投降蒙古至此,歷時五年有余的襄樊之戰(zhàn)以宋軍的失敗而告終。
襄樊失陷之后,陳宜中請求誅殺范文虎,但在賈似道的庇護下,范文虎只降一職,改任安慶知府。庭芝及其部將劉義,范友信卻被貶至廣南。后來,李庭芝又被罷官于京口。
作者:
隨天隨地
時間:
2014-8-26 13:37
死守揚州
對于南宋來說,襄陽破則臨安搖,襄陽之敗實屬致命的打擊。在.四川、京湖、兩淮即所謂的“三邊”防御體系中,襄樊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當時就有人指出:“襄樊,宋咽喉也。咽喉被割,不亡何待?“此次失敗完全證實了南宋主弱臣悖、腐朽不堪的本質。襄陽、樊城失陷后,度宗與賈似道并未認真地從中吸取教訓,賈似道諉過于人,而度宗又敷衍塞責,敗兵之將逍遙法外,正直之士反倒遭貶,至此,南宋滅亡也僅僅是個時間問題了。
元軍攻破襄陽以后,乘勝追擊,勢如破竹,大舉進攻兩淮和四川。不久,元軍就包圍了揚州,兩推安撫制置使印應雷暴死,朝廷立即起用李庭芝制置兩淮。李庭芝為了能夠集中力量應付淮東局勢,就請求分配夏貴負責淮西,朝廷同意了他的意見。咸淳十年十二月,元軍攻破鄂州,度宗詔令天下勤王。李庭芝首先響應,遣兵人衛(wèi)京師,以激勵各地軍帥。德祐元年(1275)春,賈似道兵潰于蕪湖,沿江諸將官或降或逃,沒有一人能夠堅守,而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李庭芝所轄郡縣的大多數將領都能堅守城垣。但元軍勢不可擋,形勢越來越不利于揚州。不久,有個叫李虎的人持元軍的招降榜進入揚州,被李庭芝殺死,招降榜也被燒掉。后來,總制官張俊出戰(zhàn),兵敗降元,持孟之縉的書信來招降,李庭芝氣憤不已,焚其書信,將張俊等5人在街市斬首示眾。同時,李庭芝調派苗再成率部戰(zhàn)于城南,許文德率部戰(zhàn)于城北,姜才、施忠則率部轉戰(zhàn)城中。為了激勵士氣,李庭芝還時常發(fā)放金帛牛酒犒賞將士,因而人人為,之奮死拼殺。朝廷也送督府錢款前來慰勞,并且加封李庭芝為參知政事(副相)。七月,朝廷以知樞密院事之職調李庭芝進京,讓夏貴鎮(zhèn)守揚州,但夏貴不來,事情只好作罷。
十月,元帥阿術率軍駐扎鎮(zhèn)江,以扼制淮南的宋軍。但阿術久攻揚州不下,于是就在城外筑起長圍,想通過實行長久圍困,使其糧盡援絕而不攻自破。果然,不久,揚州城中糧食已盡,死者滿道。德祐二年(公元1276年)二月,情況更加糟糕。
李庭芝之死幾日未沾一粒米,只得競相去食人肉。不久,南宋謝太后以恭帝的名義向元朝請降,元軍進入臨安。三月,恭帝以及皇親、官員等數千人被押解北上。五月,恭帝被元世祖降封為瀛國公。南宋實際上已名存實亡。謝太后和瀛國公宋恭帝送來詔諭,勸李庭芝投降,李庭芝登上城樓大義凜然地對來使說:“我奉詔守城,沒聽說過有詔諭投降的!彼炀芙^降元。接著,當謝太后與瀛國公被押往大都(今北京),行至瓜洲時,太后又詔令李庭芝說:“先前曾詔卿納款投降,很久沒有聽到答復,難道是不理解我的意思,還是想捍衛(wèi)邊疆呢?現在我與皇帝都已臣服,卿尚為誰守之?”庭芝不予理睬,下令士卒發(fā)弩箭射擊來使,射死一人,其余嚇得紛紛退去。李庭芝又與姜才召集將士,涕泣發(fā)誓,準備奪回謝太后和瀛國公。姜才出兵與元軍激戰(zhàn),但沒能成功,只好又退回揚州,繼續(xù)堅守。
早在德祐二年二月,夏貴就以淮西降元。此后,元軍更是集中力量加緊了對淮東的進攻。阿術驅逼淮西降兵到揚州城下示威,旌旗蔽野,來勢洶洶,李庭芝的幕僚見此情形,勸告李庭芝放棄堅守,但李庭芝卻說:“我只有一死罷了!苯又,阿術又派使者持詔書來招降,李庭芝開城門放進使者,將其殺死,并且在城上燒掉了詔書。不久,淮安知州許文德、盱眙知軍張思聰、泗州知州劉興祖都因糧盡而降。但李庭芝仍在征收民間積粟供給士兵,民粟食盡,又命令揚州官員出糧,官員家的糧食也吃光了,就令軍中將校出糧摻雜上牛皮、麩蛐供應士兵。士兵們感激庭芝的撫恤,紛紛表示誓死效命,有的甚至烹子而食,但仍然天天登門苦戰(zhàn)。德祐二年七月,阿術見硬攻不行,就上書請求赦免李庭芝焚燒詔書之罪,促其速降,元朝皇帝同意了,但李庭芝仍然不予理會。
作者:
隨天隨地
時間:
2014-8-26 13:38
以身殉國
就在南宋降元前夕,益王趙昰和廣王趙昺在屬下的護送下,逃離臨安,輾轉來到福州。德祐二年五月,趙昰即位于福州,改元景炎,冊淑妃楊氏為太后,一同聽政,授陳宜中為左丞相兼都督,并遙授李庭芝為右丞相,召他返回朝廷,共圖抗元復宋之事,李庭芝欣然從命。臨行前,他委托朱煥堅守揚州,然后與姜才率兵七千向福州趕來,但當行至泰州,阿術領兵追蹤而來,并將泰州城圍了個水泄不通。不久,守衛(wèi)揚州的朱煥也投降了元朝,還驅使李庭芝將士的妻兒來到泰州城下逼他投降,當時姜才疽發(fā)于脅,無法出戰(zhàn),偏將孫貴、胡惟孝等隨即打開泰州城門出降。李庭芝聞聽此變,知道事已不可為,遂投蓮池自殺,但水淺不得死,后被叛軍所執(zhí),押回揚州。而姜才臥病在床,被都統曹國安所執(zhí),獻給了元軍。阿術對兩人忠貞之舉非常贊嘆,本想勸降并重用他們,但朱煥擔心李庭芝與姜才降后于己不利,竟向元軍請求說:“揚州自用兵以來,尸骸遍野,都是李庭芝與姜才造成的,不殺他們更待何時?”于是庭芝與姜才被元軍殺害。他們死的那天,揚州百姓都悲痛不已,流下了熱淚。文天祥賦詩悼念:
空留玉帳衛(wèi),
那免白頭翁。
死者長已矣,
淮海生清風。
李庭芝出身義門,自幼耳濡目染其祖輩的忠義之舉,所以當國家面臨危難之際,他毅然投筆從戎,轉戰(zhàn)南北,為保衛(wèi)大宋江山鞠躬盡瘁,死而后已。在他一生最重要的兩次戰(zhàn)役即襄樊之役和揚州保衛(wèi)戰(zhàn)中,他奮勇殺敵,英勇善戰(zhàn),多次抵御了元軍的襲擊,且屢次怒斥勸降者,焚其降書,浩然正氣,令人敬佩。無奈勢單力薄,寡不敵眾,又逢奸臣當道,有志難伸,終以失敗而告終。但無論從牽制元軍還是從威脅元軍上講,其功勞都是不可埋沒的。正因為有李庭芝這樣的忠相始終堅持抗元,才使得偏安一隅的南宋政府茍延殘喘這么久。公元1279年,腐朽沒落的南宋王朝終于抵擋不住元軍南下的攻勢,歸于滅亡。
作者:
武心依久
時間:
2014-8-26 14:12
作者:
當年月明
時間:
2014-8-26 15:01
隨州名人
作者:
攜手幸運
時間:
2014-8-26 15:42
好像冒得什么名氣啊。。。
作者:
隨天隨地
時間:
2014-8-26 16:10
攜手幸運 發(fā)表于 2014-8-26 15:42
好像冒得什么名氣啊。。。
所以要宣傳!不過在揚州還是很有名氣的,現在還有為李庭芝所立的祠廟
作者:
安安安安
時間:
2014-9-11 16:43
燒好 燒好
歡迎光臨 隨州網 (http://khc555.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