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州網(wǎng)

標(biāo)題: 隨州老火車站,一段正在消失的記憶...... [打印本頁]

作者: 指間流沙    時間: 2016-11-12 15:50
標(biāo)題: 隨州老火車站,一段正在消失的記憶......
(, 下載次數(shù): 716)

對許多隨州人來說
老火車站、老天橋
是一段正在消失的記憶
它被新的火車站新的地標(biāo)所取代

(, 下載次數(shù): 715)

雖然它漸漸被人遺忘
但它并不是一個沒有故事的老地方
這個故事要從很久以前說起了....

(, 下載次數(shù): 724)

(, 下載次數(shù): 723)

2009年6月份,老火車站搬遷到新火車站,老火車站漸漸廢棄,7年過去了,這里作為隨州曾經(jīng)最繁華的地方之一,早已不復(fù)往日光景。可是,它已經(jīng)成為隨州人的記憶,一段值得尋覓的記憶。

(, 下載次數(shù): 697)

(, 下載次數(shù): 706)
▲以上兩張圖片為隨州檔案館提供

售票大廳

(, 下載次數(shù): 686)

老隨州火車站從內(nèi)到外都已變身,外面被各種各樣大大小小的廣告牌嚴(yán)嚴(yán)實實地包裹起來,老車站一樓則被隔成多個門面。車站里面開了一家超市。值得慶幸的是,車站頂部的“隨州”兩個字還在。如果這兩個字拆掉了,就看不到一點火車站的影子了。

(, 下載次數(shù): 879)

2009年6月30日,新隨州站正式啟用,同時隨州老站停止使用,只做火車票代售點。曾經(jīng)人潮擁擠的售票大廳現(xiàn)在只有5個窗口還在運作。唯一熱鬧不變的地方就是火車站廣場了,只是來這兒的人再也不是當(dāng)年匆匆趕火車的樣子,而是從容悠閑的過日子,或者飯后來跳跳廣場舞,或是清早帶上陀螺抽上兩鞭子。

被拆除的老天橋

這座天橋,建于上世紀(jì)80年代,位于隨州老火車站,供來往行人跨越鐵路道口。隨著新火車站建成,老火車站廢棄了,老天橋也走向遲暮。

(, 下載次數(shù): 696)

在我心里,說到老火車站就不得不提這座已經(jīng)不復(fù)存在的老天橋,這座老天橋也是我最為熟悉的地方。上初中的時候每個星期五都要從這座天橋上走過,看著下面緩緩駛來的火車,感受著這座天橋微弱的顫抖著的頻率。而今它已經(jīng)不在了。

(, 下載次數(shù): 708)

在拆除后的天橋的基礎(chǔ)上建起了一片小游園,成為周邊群眾出門走走的好去處,也為附近生活的居民帶來了出行上的便利。

(, 下載次數(shù): 714)

老天橋不變的光景應(yīng)該是各式各樣的小廣告,出租,招聘,看病等等......

老火車站時代的見證者

(, 下載次數(shù): 683)

胡爺爺和呂奶奶都是丹江人,胡爺爺從丹江移民搬遷過來后就一直在老火車站工作,他的妻子呂奶奶作為家屬也在這里待了這么多年,見證了老火車站的變遷。那個時候鐵路上都是綠皮車,沒有動車更沒有高鐵,武漢到隨州都得整整一天的時間。

(, 下載次數(shù): 699)

胡爺爺30歲退伍的時候在丹江鐵路房管所那邊工作,1968年從丹江移民搬遷來到了隨州,從1971年到1997年,他一直從事維修鐵路的工作,老火車站還沒搬遷的時候他們就退休了,至今還住在老火車站旁邊。

(, 下載次數(shù): 685)

退休后的兩位老人在已經(jīng)改造的鐵軌上開辟了自己的小菜園,我去的那天他們正在挖芋頭,呂奶奶說:“退休了,孫子也都大了,我們在家就種點菜。”了解后才發(fā)現(xiàn),他們的4個孩子中有兩個兒子一個女兒也在鐵路上工作,兩個兒子是火車駕駛員,大女兒是列車員。

(, 下載次數(shù): 699)

這對父子是在老火車站搬遷后來到這里的,父親工作,兒子陪伴在左右,這既是一份工作,也是一份陪伴。

(, 下載次數(shù): 695)

李先生,河南人,他說以前這里都是鐵路上的干部住過的,自從老火車站廢棄后,他們就在這里住著了,到現(xiàn)在差不多有7個年頭了。

(, 下載次數(shù): 697)

一家人在一起吃完了飯,不少老人會選擇出來走走,沿著這條狹長的小巷,走一個來回,和相識的人嘮嘮嗑咵咵家常,他們都是這個大院的,已經(jīng)相處如親人。

(, 下載次數(shù): 696)

配鑰匙攤的大爺還在燈下工作,一間房,一個攤,一群街坊,這是這里的人獨有的感情。

面目全非的老火車站

(, 下載次數(shù): 694)

沒在站臺送別過,沒體驗過離別的人生是有些缺憾的。從前的站臺若不是有人指路,我也斷斷找不出當(dāng)初的痕跡,現(xiàn)在的它也只剩下兩頭能夠辨識出來,站臺的這頭是一個廢品廠,里面堆滿了各種鐵制品,站臺的那頭成了生活區(qū)域。

(, 下載次數(shù): 666)

站在老火車站的老房子面前,再也體會不到往日的熱鬧,它漸漸走向了沒落。留下的人在這個小巷里過著最原汁原味的生活,天剛剛黑,這里已經(jīng)安靜下來。

(, 下載次數(shù): 889)

衰敗的景象讓人唏噓,被放在這里的一切和老火車站走上了同一條路,他們漸漸的被遺忘在這個不起眼的角落。

(, 下載次數(shù): 896)

當(dāng)初的火車站臺現(xiàn)在搭建成了一排店面,店面中大多是做物流行業(yè)的,途中問了幾個人他們都與鐵路毫無關(guān)系,這里的生活似乎與火車,與鐵路漸行漸遠(yuǎn)。

(, 下載次數(shù): 687)

永遠(yuǎn)朝著不同的兩端延伸,平行卻永遠(yuǎn)不會相交。曾幾何時,這幾條鐵路是隨州對外的要塞,無論是貨物還是人物,都有經(jīng)過這運進來和送出去的,它也是個極熱鬧的地方呢?闯鰜砹藛?這個現(xiàn)在是“人”字形的土路就是曾經(jīng)的兩條鐵路交匯的地方。過去的軌道已經(jīng)全部填充,道路兩旁長滿了雜草,再不復(fù)從前的光景。

(, 下載次數(shù): 694)

也有住在里面的居民,在填充后的鐵軌上圍起的柵欄里種上了菜。冬天能看到綠油油的一片,心情也變好了,可能是剛下雨的原因,四周的泥土有些松散,踩進去就是一腳泥,隔著改造的站臺,外面是繁華熱鬧的都市生活,里面卻是樸實無華的田園世界。圍欄里的菜是住在這里的老人們的一點希望,也是舊址改造后的一點點無奈吧。

(, 下載次數(shù): 680)

從墻上小門一側(cè)進來,整個場子四周都零零散散的鐵制品,有油罐車上的油罐,也有廢棄的水泥機,發(fā)動機。單個的看起來,似乎也有些藝術(shù)的味道,但是放眼望去只一個詞,荒涼。

(, 下載次數(shù): 686)

夜幕下的鐵路家屬大院,已經(jīng)漸漸安靜下來,窗戶中露出橙色的光,漸漸溫暖著黑暗的夜。

(, 下載次數(shù): 710)

這所佇立在鐵路家屬大院的學(xué)校,培育了一代又一代的鐵路兒女,成為許多鐵路人的記憶,不少人出生在這兒,上學(xué)在這兒,然后投身于鐵路事業(yè);顒又行囊彩菫樗麄冊O(shè)立的,除了工作在火車上,車站里,這里幾乎就是他們?nèi)康纳盍,鐵路也在他們的生命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 下載次數(shù): 713)

(, 下載次數(shù): 684)

(, 下載次數(shù): 681)

老火車站的時代過去了,新火車站的時代還在延續(xù)。新車站也有了許多新氣息。

伴隨新火車站成長的90后生力軍

(, 下載次數(shù): 638)

李先生,是一名90后列車駕駛員,現(xiàn)在90年的他已經(jīng)在火車上工作了4年了,爸爸是名老鐵路,快退休了,因為從小深受父輩的影響,大學(xué)才會選擇機械方面的專業(yè),大學(xué)畢業(yè)后入伍,退伍后分配到鐵路工作,算是子承父業(yè)。

(, 下載次數(shù): 654)

進站口驗票的兩個人,女孩是98年出生,男孩是99年出生的,他們在這里實習(xí),他們的主要工作是實行實名制認(rèn)證驗票和在站口檢票放行,每天從他們的嘴里會說出無數(shù)次的“您好!請出示您的車票和身份證”。他們已經(jīng)適應(yīng)了這里的節(jié)奏。

(, 下載次數(shù): 593)

白女士,04年在鐵路上班,在老火車站的時候她還是個新人,轉(zhuǎn)眼已經(jīng)在新火車站工作了7年了,她的另一半也在鐵路上工作。鐵路上有許多像他們一樣的家庭,兩口子都投身鐵路事業(yè)。而羅女士,90后廣播員,退伍后進入車站工作,是新火車站的新鮮血液,鐵路世家,父輩是列車員,對于現(xiàn)在的倒班工作,上班兩年的她說:“習(xí)慣就好”。

(, 下載次數(shù): 603)

現(xiàn)在外出,乘車安全是第一,所以自然少不了安檢員,“嘀,嘀,嘀”每天響起這樣的聲音已經(jīng)成為生活的習(xí)慣。

(, 下載次數(shù): 570)

每當(dāng)列車要進站時,工作人員就提前做好了接車準(zhǔn)備,尤其是要注意乘客的安全,提醒他們站在黃色線以外。

(, 下載次數(shù): 576)

吳先生,河北人,出生于鐵路家庭,小時候跟著父母來到了隨州,這一來就是這么多年,1983年吳先生在老火車站工作直到它完成了自己的使命,現(xiàn)在吳先生還繼續(xù)為在新火車站,為鐵路事業(yè)奉獻著。

(, 下載次數(shù): 623)

陳先生,1992年—2005年,在老火車站工作了13年,一直是火車駕駛員,這樣直接看到鐵軌正前方的,想必也只有我們從來沒有見識過的駕駛室了。

(, 下載次數(shù): 596)

火車站工作實行的是輪班制,從來沒有在這里上班不熬夜的,也正是這個原因,許多鐵路工作者的身體都不是很好,尤其是女性工作者,長期熬夜讓她們顯得比同齡人蒼老。他們一個班十幾個人,小長假的時候一天的客流量能達(dá)到一萬多人,人手的欠缺也讓他們更加忙碌。

新火車站新氣象

(, 下載次數(shù): 589)

過去的綠皮小火車逐漸退出了歷史的舞臺,更快速便捷的動車和高鐵越來越多。

(, 下載次數(shù): 601)

(, 下載次數(shù): 589)

鐵路事業(yè)在發(fā)展,鐵路員工的技能也在提升。更加人性化和舒適的候車環(huán)境,讓在外的游子或者是身在家鄉(xiāng)的親人有種強烈的歸屬感。

(, 下載次數(shù): 580)

(, 下載次數(shù): 670)

自動取票機和安檢機器也讓人們出行變得更加的簡單,看到實名制驗證的機器,想想過去人工檢票的場景,真的是很遙遠(yuǎn)很遙遠(yuǎn)的事兒了。

(, 下載次數(shù): 597)

這次重走老地方,看到已經(jīng)廢棄的老火車站和正在發(fā)展的新火車站或許有懷念,或許有不舍,但這就是發(fā)展必須經(jīng)歷的,就算再怎么變化,過去任誰也無法撼動,而未來,只要隨州變得越來越好,這,就夠了。

(感謝隨州檔案館提供圖片)


隨州的小伙伴們
對這些即將消失的地方
你有什么話想說
歡迎在帖子下留言討論


作者: 隨天隨地    時間: 2016-11-12 16:10
把老火車站那塊地建個大廣場,隨城就氣派了
作者: 曹夫子    時間: 2016-11-12 16:58
打通解放路,開發(fā)那一塊。建個廣場對頭。
作者: 墨菲    時間: 2016-11-12 18:05
老火車站好地方,一直沒利用起來!

作者: 一路隨行    時間: 2016-11-12 18:56
應(yīng)該把解放路東西貫通
作者: 逆游的魚    時間: 2016-11-12 20:34
滿滿的回憶
作者: 城南歸雁    時間: 2016-11-12 21:45
小編肯定是八角樓畢業(yè)的,走過天橋上中學(xué)的人。
作者: 小酒窩    時間: 2016-11-12 22:56
城南歸雁 發(fā)表于 2016-11-12 21:45
小編肯定是八角樓畢業(yè)的,走過天橋上中學(xué)的人。

名偵探柯南啊

作者: 睿清風(fēng)    時間: 2016-11-13 00:18
小編校友請問你是哪一屆的?
作者: 吳增    時間: 2016-11-13 00:23

作者: 吳增    時間: 2016-11-13 00:24
10屆路過
作者: 放手一博    時間: 2016-11-13 01:15
時代在變,隨州理應(yīng)革新
作者: 曾都瓜園    時間: 2016-11-13 08:22
墨菲 發(fā)表于 2016-11-12 18:05
老火車站好地方,一直沒利用起來!

意見不統(tǒng)一政府無能力。老火車站成了破爛的地方。
作者: 李四郎    時間: 2016-11-13 12:44
各方利益相關(guān)者,不好弄
作者: 隨州網(wǎng)小土豆1    時間: 2016-11-13 22:07
睿清風(fēng) 發(fā)表于 2016-11-13 00:18
小編校友請問你是哪一屆的?
08年畢業(yè)的飄過
作者: 睿清風(fēng)    時間: 2016-11-14 00:37
圓滾滾的灰土豆 發(fā)表于 2016-11-13 22:07
08年畢業(yè)的飄過

濕胸你好
作者: 逍遙仙翁    時間: 2016-11-14 10:02
這是歷史發(fā)展的必然。
作者: 隨州烈山區(qū)區(qū)長    時間: 2016-11-14 11:15
再大再難,政府也應(yīng)該作出努力去談,本著解決的角度,手爪子不要那么長,利益可以放棄一點,不要一直這個爛攤子,嚴(yán)重影響市區(qū)交通。
作者: 烏云藏不住月    時間: 2016-11-14 22:48
時代的腳步帶走了太多 的回憶
作者: lovesz    時間: 2016-11-15 12:01

作者: 聞喜    時間: 2016-11-18 09:16
本人80后,沒在老火車站坐過車,沒有那種感覺
作者: 千杯不醉    時間: 2016-12-6 10:28
是啊,時間過的好快。
作者: 點釣    時間: 2017-1-1 19:07
老站,這里有太多的回憶……http://khc555.com/forum. ... CF%D5%BE&page=1

作者: 點釣    時間: 2017-1-1 19:09
老站,這里有太多的回憶……http://khc555.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10589&extra=&highlight=%C0%CF%D5%BE&page=1

作者: 你的眼神ni    時間: 2017-1-17 22:09
八角樓學(xué)校的,87屆的飄過
作者: yutu    時間: 2017-1-17 22:28
還是老地方方便。
作者: 大星星的世界    時間: 2019-4-15 19:03
老火車站建5星寫字樓

作者: 無敵小壯壯    時間: 2019-4-16 09:06
逝去的青春,消逝的記憶

作者: wx_大熊_IQJQ4    時間: 2019-4-16 16:40
城南歸雁 發(fā)表于 2016-11-12 21:45
小編肯定是八角樓畢業(yè)的,走過天橋上中學(xué)的人。

八角樓的,哈是拐娃子




歡迎光臨 隨州網(wǎng) (http://khc555.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