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夏、商、周時期
W020130704610124507433.jpg (40.73 KB, 下載次數(shù): 299)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4-8-6 17:04 上傳
夏朝建立前后,即堯舜禹時期,隨州一帶乃至整個長江中游都是三苗的居地,而隨州地區(qū)處于三苗的北疆,因而在夏人同三苗的斗爭中,隨州成為雙方的爭奪的要地,堯舜禹也由此同隨州地區(qū)結下了不解之緣。
“堯放丹朱”。據(jù)《世本》、《尚書 · 堯典》、《漢書 · 律歷志 · 世經》等記載,丹朱即堯的兒子。堯為了征服三苗,封其子丹朱于丹水為諸候。丹水即今河南淅川縣西南,在隨棗走廊西端,其中包括今隨棗走廊。
“舜耕厲山”。舜繼位后,對三苗采取“先教化、后分流”的策略,初步改善了夏人與三苗的關系,部分夏人移居隨棗走廊,于是,出現(xiàn)了“舜耕厲山”的傳說。厲山,即今隨州厲山。古往今來,隨州留下許多紀念舜的遺跡。如:厲山山上有帝舜廟,山腰有舜田,山腳有舜井。據(jù)清同治《隨州志》記載,隨州城南一里有東漢靈帝光和三年之舜子巷義井碑。《方輿勝覽》稱,“舜井碑在隨州······相傳秦時碑”。后來秦碑遭毀,宋時續(xù)立新碑。此碑抗戰(zhàn)時不知去向,1996年在隨州市涢水河旁徐家灣重新發(fā)現(xiàn)。
“舜葬九嶷”。原學者大都認為舜所葬之九嶷山位于湖南零陵,然據(jù)張良皋先生多年潛心研究,認為舜葬之九嶷山即今隨州大洪山。
“禹敗三苗”。禹接替舜的地位后,對三苗進行了更大規(guī)模的討伐。《墨子 · 非攻》詳細記載了這場戰(zhàn)爭。經過這場毀滅性打擊之后,作為三苗北疆的隨棗走廊首當其沖地納入了夏王朝的直接控制之下。從隨州西花園遺址中發(fā)掘的早于商、晚于龍山文化的大量陶器,即是禹占三苗在考古上的反映。
殷商時期,隨州乃至整個江漢地區(qū)被稱作“南土”。商王盤庚遷殷后,“殷道復興,諸候來朝”。商王武丁時,為了征服不朝者,發(fā)起了對荊楚的征戰(zhàn)。殷人這次南征不僅取道隨棗走廊,而且借助了漢東地區(qū)諸方國包括曾國的軍事援助。古曾國的地望在今棗陽、隨州、京山一帶。隨州淅河梁家畈發(fā)掘的一座商代墓葬,印證了早在武丁伐荊楚之前,殷人已基本控制了隨棗走廊。
周王朝建立后,為了掠奪當時最重要的物資---銅,頻繁地對居于江漢地區(qū)的諸侯國用兵征戰(zhàn),隨州走廊成為周人“俘金”的通衢,即必經之地。
商周之際漢東姜姓古國---厲國!眳枃址Q“賴國”相傳系厲山氏(即烈山氏)后裔所建,姜姓。其地望在今隨州市東北20公里之厲山鎮(zhèn)一帶。據(jù)西周初年的銅器《太保玉戈》銘文考證,厲國至遲在商代末年已經立國,西周初年已成為周的諸侯國,并與周王室有著密切的關系。春秋早期,厲國成為楚之與國。魯昭公四年(前538年),楚國為了加強對漢東地區(qū)的控制,滅掉了這個長期處于楚人卵翼之下的厲國。
周代漢東同姓封國--唐國。據(jù)西周早期銅器《中斛》銘文考證,唐國至遲在西周早期就已立國,文獻最早出現(xiàn)在西周晚期。唐國地望在今棗陽東南、隨州西北的唐縣鎮(zhèn)。還有一說認為唐國系由北方遷徙而來。其族姓一說系周的宗支,屬姬姓;一說為祁,系堯之后。據(jù)《左傳 · 哀公十七年》載,春秋早期,楚國就憑武力威服了唐國。春秋中期,唐國淪為楚的附庸。魯定公元年(前509年),唐成公朝見楚昭王,貪婪的楚令尹子常看中了他的兩匹肅霜馬而得不到,把他扣留了三年,后來唐人灌醉了唐成公的隨從,竊馬獻給子常,唐成公才得以歸國,唐從此與楚結恨。定公四年(前506年),唐參入?yún)遣搪?lián)盟攻陷楚國郢都。次年秦人出兵幫助楚人擊退盟軍,收復失地。這年7月,秦楚聯(lián)軍滅唐。
周代漢東姬姓大國---隨國。在周王朝所封的漢東諸侯國中,隨國最為強盛。據(jù)眾多史書記載,“周初建國千八百,見于春秋經傳 者,六十有五而隨稱為大”。隨國的疆域,包括今漢水經東,桐柏以南,廣水以西,鐘祥、京山以北地區(qū)。隨國立國滅國時間,文獻無明載。但據(jù)《車語 · 鄭語》、《春秋 · 哀公六年》等文獻分析,隨國至遲春秋晚期已立國,或許更早些,其國祚延至戰(zhàn)國,隨國之滅年代約在公元前328年前后。一個有趣的現(xiàn)象是,文獻中大量記載有隨國。如“隨侯珠”與“和氏璧”齊名,南珠北璧,珠聯(lián)璧合,童叟皆知。但在隨州境內卻出土了大量曾國文物,且曾隨姓氏相同、疆域相同、年代相當,從多專家學者提出“曾隨合一”說。也有少部分異說,認為或是曾滅隨,后楚又在隨地分封了一個曾國。曾隨之謎的徹底破解,仍有待于新的考古發(fā)現(xiàn)。 1978年夏,考古工作者在隨國故都的今隨州市郊發(fā)掘了一座戰(zhàn)國早期的隨國國君墓葬----曾候乙墓。墓中出土的大量精美青銅禮器、漆木器、金銀器、珠玉器及各類樂器、車馬兵器和紡織服飾等,不僅展現(xiàn)了鼎盛時期隨文化的輝煌成就,而且在諸多方面還代表著當時乃至世界文化的最高水平。
曾候乙墓出土的青銅器,具有量多、型大、體重、工精等特點,其采用的復合范鑄、分鑄、鑄接、焊接、失蠟法等工藝,反映出隨國金屬鑄造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成為我國鑄造史上的創(chuàng)舉。
曾候乙墓首次出土了16股粗弦線、絲麻交織物、單層錦織物和鎖繡,反映了隨國紡織技術的高超技藝,是我國紡織史上的突破。
曾侯乙墓出土的眾多文物,造型優(yōu)美,紋飾瑰麗,無論銅塑、雕刻還是繪畫都 造 型生動,令人叫絕,其高超的美術水平,成為我國美術史上的奇葩。
曾侯乙墓出土的樂器,種類之全、數(shù)量之多、性能之優(yōu),為迄今所僅見。其中,首次發(fā)現(xiàn)了早已失傳的十弦琴、五弦琴、排簫等出土的笙,發(fā)現(xiàn)有竹質簧片。近代歐州音樂家和物理學家正是通過對我國笙簧的研究,才發(fā)明手風琴和口琴。此墓出土的全套編鐘可演奏七聲音階,從而使外國學者對我國先秦時期樂器是否具有七聲音階的疑慮渙然冰釋。曾侯乙鐘磬上的銘文記載了先秦的樂理知識,尢其是十二個半音階齊備,是世界上最早的具有十二個半音階的定調樂器。曾侯乙樂器的面世,在中國乃至世界音樂史上堪稱空前“絕響”。
曾侯乙墓出土的一件衣箱蓋上,兩端分別畫有蒼龍、白虎圖和二十八宿天文圖,是迄今所見我國二十八宿全部名稱的最早的記載,成為我國天文史上的界碑。
季梁,隨國都人,出生于春秋初年。約公元前來世紀中葉,開始登上隨國的政治舞臺。他在輔助隨國君治理隨國期間,勵精圖治,內修國政,外結睦鄰,政績顯赫,被后人譽為“神農之后,隨之大賢”。死后葬于今隨州市東郊義崗,建有墓祠,為后世所敬重。
季梁杰出的哲學思想、政治思想和軍事思想至今仍射出穿越時空的光彩。其中,“民為神主”是季梁哲學思想的精髓;“修政而新兄弟之國”是季梁政治思想的集中體現(xiàn);透過假相分析事物的實質,“弗許而后戰(zhàn)”、“怒我而怠寇”的避實就虛戰(zhàn)略思想和政治決定軍事的“小道大淫”的政治策略等樸素唯物主義和辯證法因素的軍事思想和學說,奠定了季梁在我國古代思想史上的地位。他不僅成為開我國儒家學說和古代民“主”思想之先河的思想家之一,而且不愧為我國歷史上無神論者的先驅和杰出的軍事家。
戰(zhàn)國時期農家學派的代表人物許行假托神農之名撰寫《神農》一書。該書闡述了君民并耕與重農思想,兼及農業(yè)生產經驗與技術。《呂氏春秋》比較完整系統(tǒng)地保存了《神農》一書的內容,成為后人了解神農時代的珍貴文獻。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